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五味调和”的文化内涵
引用本文:史修竹.论“五味调和”的文化内涵[J].文教资料,2010(8):81-82.
作者姓名:史修竹
作者单位:江南大学,江苏,无锡,214122
摘    要:“五味调和”是中国人最基本的饮食理念。早在周代,人们就已经懂得利用五味进行饮食调味。直到今天.中国人的饮食调味还是离不开这五种味道,可见“五味调和”理念对中国人的饮食观影响之深。“五味调和”形成的根源是中国古人创造的阴阳五行系统模型,古人依据阴阳五行及五行间的相互联系创造了饮食五味,而五味也因其与五行的对应关系具有了在中国文化中的普遍意义。“五味调和”在中国哲学、美学、文化领域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本文将从“五味调和”的理论渊源、审美价值与文化张力入手,探讨“五味调和”的文化内涵。

关 键 词:“五味调和”  味觉审美  文化张力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