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十七、十八世纪西学文献在中国的传播
引用本文:潘玉田 ,张瑞明.十七、十八世纪西学文献在中国的传播[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1994(3).
作者姓名:潘玉田  张瑞明
摘    要:十七、十八世纪,在华耶稣会士通过文献传播活动,把西方科学技术传入中国,也把中国的历史文化介绍给西方。由此拉开了西学东渐的序幕,架起了中学西传的桥梁。为中西文化交流起了重要的传媒作用。 (一)耶稣会士在华期间,无论是输入中国的西学文献还是输出的中学文献,不仅仅是宗教,还包括科技、文化、政治、历史、文学艺术多方面的内容。1582年,利玛窦等耶稣会士相继来华,正值欧洲新大陆发现和完成环球航行之后。他们克服语言障碍,利用文献信息把两种不同源头、不同信仰、不同地域的异质文化传入传出,进行交流,让中西双方通过文献相互了解,彼此借鉴,这无疑是件具有世界意义的大事,为中西文化开辟了文献交流的途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