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灰色人物”背后的文化想象——论张天翼30年代的讽刺小说
引用本文:施波.“灰色人物”背后的文化想象——论张天翼30年代的讽刺小说[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1,26(7):42-45,50.
作者姓名:施波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重庆,400715
摘    要:著名讽刺小说家张天翼同时也是现代文学中重要的儿童文学家,他所构织的"灰色人物"画廊留给读者丰富而又深刻的社会文化想象空间。最能代表作家的是30年代的讽刺小说,其文本呈现的"反英雄"、"反摩登"化的叙述倾向,在深层次上体现为一种童言无忌;漫画众生的深度叙述方式,在意义上形成了虚与实、真与假的自我解构特点。张天翼以颇具童话色彩的笔触与富有喜剧意味的讽刺风格,使其讽刺小说在风貌格调上呈现出独特的内在关联。

关 键 词:张天翼  讽刺小说  文化特性  自我解构  深度叙述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