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现代汉语量的“主观性”研究
引用本文:刘承峰.现代汉语量的“主观性”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
作者姓名:刘承峰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现代汉语‘数量’范畴研究”(12CYY048)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现代汉语中的"主观性"研究集中于"主观量",即言者对句中现实数量相对于预设量"向大"或"向小"的偏移主观评价。如果改变考察角度,可以发现量的"主观性"本质内涵与"主观量"并不相同,而应是基于"单位比较基点"所对应的"现实比较量"与"潜在比较量"之间的对比,言者对"单位现实比较量"相对"单位潜在比较量"偏移的主观评价。现代汉语中量的"主观性"存在"单位现实比较量"相对"单位潜在比较量"的"偏移"和"逼近"两种类型,前者主要指的是句法范畴中副词的"主观性";后者指的是语用中"主观性"的优选策略,如"非自然会话"中的言者会利用其信息优势,选定"主观性"表述。

关 键 词:主观性  副词  非自然会话  偏移  逼近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