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留白”艺术
引用本文:史云霞.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留白”艺术[J].现代语文,2009(6):121-122.
作者姓名:史云霞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安家中学,213216
摘    要:中国古代大哲学家老子曾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音希声”,是说最完美的音乐是人们听不到的音乐自身;而“大象无形”,就是说最大的形象是人们看不见形迹的“道”。至美的乐音、至美的形象已经到了和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反倒给人以无音、无形的感觉。老子在这句话中强调这种乐音、形象给人带来的实体之外的意蕴,留给.接受者无限的想象。我们可以将之理解为“留自”。书画家和诗人在创作作品时,通过虚留的空白,体现整体的意象和情调,从而产生空灵的美学效果,它以虚空传递丰盈,于不著一划中表达着无尽的韵味,在一种几乎“无”的状态中达到了高境界的“有”。如南宋画家马致远在构图上采用的“以小变大”的一角山水,在构图上大胆取舍,

关 键 词:“留白”艺术  语文教学  “大音希声”  中国古代  创作作品  美学效果  书画家  哲学家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