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乌台诗案”后苏轼词旷达背后的心理实际
引用本文:叶璐.论“乌台诗案”后苏轼词旷达背后的心理实际[J].焦作大学学报,2014,28(3):43-45.
作者姓名:叶璐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文学院,安徽合肥,230039
摘    要:“乌台诗案”是苏轼人生中一次重要的转折点,它对于苏轼词风格的转变起到了突出的作用,经历这一劫难后,苏轼前期绝对的乐观与旷达已经沾染上了更复杂、更深重的情感意蕴.不懈追求儒家理想却不可得的痛苦、思念亲朋却不得厮守的孤寂、时光宝贵却匆匆易逝的凄凉,在苏轼“乌台诗案”后的词作中相互交织,不容忽视.

关 键 词:苏轼  “乌台诗案”  旷达  心理实际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