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取得时效制度的经济根源
引用本文:赖华子,徐艳兵.论取得时效制度的经济根源[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24(4):36-39.
作者姓名:赖华子  徐艳兵
作者单位:1. 南昌大学法学院,江西,南昌,330047
2. 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摘    要:从人类社会古代取得时效制度产生的原因来看,取得时效是统治阶级用来鼓励人们充分使用他人的废弃物,以达物尽其用,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的一项法律制度。当前我国农村存在的抛荒土地现象是取得时效赖以产生的经济根源。市场经济的秉性要求合符市场经济规律的法律,取得时效制度为微观经济主体提供了一个自发配置资源的自动机械,通过这个机械,闲置的财产可以在合理的时间内配置到需要它的人手中,以达“物尽其用,财尽其效”,这正是市场配置资源规律,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确立取得时效制度的基础,我国个人财产的取得时效应该在民事立法中率先确立。

关 键 词:中国  取得时效制度  经济根源  法律制度  农村  市场经济  资源  个人财产
文章编号:1005-3638(2003)04-0036-04
修稿时间:2002年12月18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