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网络社会交往主体的人性假设
引用本文:童星,严新明.网络社会交往主体的人性假设[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5(2):187-190.
作者姓名:童星  严新明
作者单位:1. 南京大学,研究生院,江苏,南京,210093
2.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江苏,南京,210093
基金项目:200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1BSH010)。
摘    要:网络社会交往主体的人性假设首先是将日常社会的人性假设——“政治人”、“经济人”带入了网络社会,“政治人”意即网民的行为经常体现出“人是政治的动物”这一已有千百年的人性假设,“经济人”意即网民的行为表现出对经济利益的追求这一近代的人性假设;由于网络社会交往的特点,网民一般以爱好、情趣等精神属性选择交往对象,因此,网民都表现出“情感人”的人性特点。

关 键 词:网络社会  交往主体  “政治人”  “经济人”  “情感人”
文章编号:1007-8444(2003)02-0187-04
修稿时间:2002年11月17

Humanism Supposition on the Intercourse Main Body of Network Society
Abstract:
Keywords:network society  the intercourse main body  politics person  economics person  affection person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