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简论大学生社会公德养成的个体维度
引用本文:牟世晶.简论大学生社会公德养成的个体维度[J].教育探索,2012(6):128-130.
作者姓名:牟世晶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北京,100084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0YJC72003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023204016)
摘    要:个体的道德行为选择是知、情、意多重因素相互影响、综合作用的结果,大学生社会公德实践与养成的具体途径,应包括四个方面,即明确自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确定人生的道德追求;培养道德情感,关爱他人关爱生命关爱社会;坚定道德信念,锻造道德意志;成为社会公德的践行者,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这四个方面最终目的指向个体的道德品质,只有基于个体的道德品质才能形成持久与稳定的社会公德实践.

关 键 词:高校思想道德教育  大学生社会公德  实践与养成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