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说文解字》第一
引用本文:朱自清.《说文解字》第一[J].语文新圃,2002(2).
作者姓名:朱自清
摘    要:从这一期开始,我们设立“经典回眸”这个栏目。此所谓“经典”,主要是指20世纪白话文运动以后,我国学术界,尤其足语文教育界所取得的一些成绩,包括对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作现代的梳理与解读,也包括学者们专门撰写的一些文字隽永、含义丰富、趣味悠长的文字或著作,如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朱光潜先生的《谈美》、《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等;同时,将适当选登一些介绍西疗人文精神的文字。我们希望,这些文字能引领和启发读者诸君亲近经典的兴趣,提高大家的审美鉴赏能力,同时增长一些学问上的知识;也希望大家在阅读的过程中,随时对我们刊发的文字发表评论,或者对我们这个栏目提供自己的意见与批评,在编、读的沟通中,共同将我们这个栏目办好。本期将要刊发的是朱自清先生《经典常谈》中的文字,这是先生专门为中学生撰写的。在这本书的《序言》里,作者这样阐述自己的写作目的:“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有一位外国的教授说过,阅读经典的用处,就在教人见识经典一番。这是很明达的议论。再说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1980年,在本书重印的《序言》里,叶圣陶先生进而认为,对于中国古代的经典文字,由于“语言文字上的隔阂不少,风俗习惯典章制度上的疙瘩更多。马马虎虎地读吧,徒然消耗学生的精力和时间;认认真真地读它极少一部分吧,莫说初中,高中阶段恐怕也难以办到。因此,我想中学阶段只能间接接触,就是说阅读《经典常谈》这样的书就可以了。”编者以为,这样的意见到现在仍有其指导意义。我们选用的第一篇文字就是《经典常谈》中的《<说文解字>第一》(所谓“第一”,是从编排次序上讲的,即在这本书的编排篇目中排第一的意思),盖对中国文化的了解,首先得从文字讲起。朱自清先生的文字简易明白、亲切随和、用词严谨,想来大家是会喜欢的。此外学者谈中国文字的还有很多,像章太炎先生《国学讲演录》中的《小学略说》即是。读者有兴趣者也可以将这些文章找来对照着读,或许还可有进一步的收获。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