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清末民初中国国家观的“国-民”关系嬗变
引用本文:陈晓岚.清末民初中国国家观的“国-民”关系嬗变[J].宜春学院学报,2024(1):50-54+95.
作者姓名:陈晓岚
作者单位:广东开放大学法律与行政学院
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中国特色动员机制研究”(项目编号:GD20XMK08);
摘    要:在古代中国“天下观”解体后,“国”从“天下”中脱嵌,清末思想家以“国家主义”为基础的主权国家观念作为救国的方案,当国家主义方案碰壁后,民初思想家认识到个人权利和个性发展在现代国家构建中的重要作用,遂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自由国家观念进行替代。理解嬗变的过程,核心在于理解“国家和国民”关系的处理,研究发现这对关系由依附式转变为“国在民上”关系构建,又转向强调“个人至上”的关系构建,将国民脱嵌于国家和家庭,把人作为现代国家构建的手段转变为其目的,完成了具有内在延续性的现代国家构建启蒙。

关 键 词:清末民初  国家观  国民  关系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