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对我国社会档案意识发展历史的考察
引用本文:王香梅.对我国社会档案意识发展历史的考察[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2(8).
作者姓名:王香梅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城建档案馆 黑龙江哈尔滨
摘    要:档案、档案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广泛注意和重视的今天 ,整个社会的档案意识也在不断增强。所谓档案意识是指人们对档案及档案工作的认识及其态度。从社会角度说 ,社会档案意识是社会上担负各种不同工作的人们对档案、档案工作认识的总和 ,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及个人在一定时期内主观上对档案和档案工作的了解程度和认识水平。档案和档案工作是一种社会现象 ,而且是一种发展着的社会现象 ,与此密切相关并且能够认识和反映这一现象的社会档案意识也就必然存在一个逐步发展和增强的过程。这个过程在我国整个档案事业发展的历史中 ,大体可分为四个时期 :原始社会后期——社会档案意识从无到有的萌芽时期。在文字产生之前 ,人们是通过结绳和刻契的方法记录事物和记载语言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原始社会人们的社会初中活动已经具有备忘、信守和凭证的意义及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 ,结绳和刻契可视为我国最原始的档案 ,至少可视为我国档案的萌芽。这时期 ,人们由于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以及档案工作水平的限制 ,在生产初中和社会交往过程中只是不自觉地意识到了档案的作用 ,而且这种认识还仅仅局限在备忘、信守、凭证的狭小范围内 ,可见这时期的社会档案意识是...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