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有效自主探索学习活动的建构视角
引用本文:孟庆亚,孙朝仁.有效自主探索学习活动的建构视角[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8(7).
作者姓名:孟庆亚  孙朝仁
作者单位:[1]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实验中学 [2]江苏省连云港市教育局教研室
摘    要:世界数学教育研究的带头人弗赖登塔尔曾指出,“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这种‘再创造’并非机械地重复历史中的‘原始创造’,而是根据自己的体验并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去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建构主义学习观也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对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主动的建构过程”.《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也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必须让学生成为自主探索的“建构者”.但在实际数学课堂教学中,既有许多成功的教学案例,也存在大量把学生自主探究活动泛化、形式化的现象.本文结合几则教学案例,从建构的角度谈谈对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组织自主探索活动的几点认识.

关 键 词:自主探究活动  数学学习活动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数学课堂教学  建构主义学习观  数学教育研究  数学知识  教学案例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