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农村公共文化供需空间壁垒及其治理转向
引用本文:何晓龙,韩美群.农村公共文化供需空间壁垒及其治理转向[J].图书馆论坛,2022(11):24-32.
作者姓名:何晓龙  韩美群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乡村文化振兴研究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自信’重要论述研究”(项目编号:21&ZD003);
摘    要:进入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以来,满足农民文化需要的公共文化空间发生巨大变化。乡村交通设施网络完善缩小了文化空间距离,乡村流动社会的文化空间融合,农民混合型家计生活模式的文化需要空间扩展,基层政府政策叠加效应的文化空间元素植入,形塑了乡村文化空间破界融合和共建共享发展格局的新公共文化空间。新公共文化空间的形塑,意味着乡村公共文化供需平衡具备了较大可能性。但在新公共文化空间转型中,农村出现自主供给空间与制度内供给空间的失衡和错位,加上制度内的供给空间悬浮化、不平衡、碎片化等新壁垒样态,进一步加剧了乡村公共文化供需空间不协调,导致乡村公共文化供需不平衡。治理农村公共文化供需空间壁垒,推动新公共文化空间供需平衡,需要逐步适应新公共文化空间的转型,转变供给理念;坚持需求导向,构建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创新“智惠”供给模式,加大公共数字文化供给力度。

关 键 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新公共文化空间  空间壁垒  乡村振兴  供需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