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有意义地接受“规定”
引用本文:陈怡农.有意义地接受“规定”[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版),2009(10):70-70.
作者姓名:陈怡农
作者单位:扬州市东花园小学
摘    要:数学中的"规定性内容"比比皆是,从规定的数学命名、数学符号到数学规则等。在过去的教学中,"规定性内容"大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机械记忆得多,因而容易遗忘。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学生的主体地位日益得到重视和有效彰显,教师们逐渐意识到,对于"规定性内容",即使让学生接受学习,也要让接受变得"有意义"。在实践中,不妨采取以下几点做法。一、引起认知冲突,理解"规定"的必要性由于数学"规定性内容"本身具有合理性,因而教师不妨创设情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

关 键 词:规定性  引导学生  形成过程  数学思想方法  必要性  教学  认知冲突  数学规则  教师  平面图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