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荣辱观
引用本文:詹万生,宁武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荣辱观[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3(4):12-13.
作者姓名:詹万生  宁武杰
作者单位: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德育研究中心,北京,100088
摘    要:今年3月,胡锦涛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界委员联组讨论时指出,要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八荣八耻”。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把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观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把思想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有机地统一起来,为各民族、各阶层和不同利益群体的人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做出道德选择,提供了基本规范。为学习和树立“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本刊特约请了吴潜涛、张耀灿、王桂兰、罗建平等专家就“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问题展开理论探讨,在此一并刊出,以飨读者。

关 键 词:中国传统文化  荣辱观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弘扬和培育  精神遗产  文化积淀  思想内涵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