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北宋初年的集权统一
引用本文:关履权.论北宋初年的集权统一[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4(4).
作者姓名:关履权
摘    要:中唐以后的二百多年,经历了从藩镇分立到五代十国,统治阶级内部四分五裂的割据混战,严重地分散了封建地主进行阶级统治的力量.统治阶级由于力量的分散,不仅当黄巢大起义急风骤雨般地冲击着地主阶级及其政权的时候,立刻陷入混战之中,而且从五代以来对北方契丹贵族统治者的步步进逼,也显得无能为力.北宋政权的建立,官僚地主阶层代替了过去门阀士族地主垄断了政权.这个阶层占据了社会的上层统治地位,迫切要求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更为广泛地接受和容纳全国各地地主阶级的政治代表,集中地主阶级的统治力量,极大地加强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专政.五代时,后周王朝已经开始压抑武装割据势力,北宋统一王朝建立之后,加强专制,中央集权的必要性更加突出;因此,宋初在消灭分裂割据势力,加强统一的战争的同时,也采取了一系列集权于中央的措施,逐步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宋太祖赵匡胤代周建立宋王朝,采纳了赵普的建议:“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将政权、财权和军权一齐收归中央.1.军权的集中(即“收其精兵”).国家机器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军队.唐末五代以来,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