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巧用暗示调节学生心理
引用本文:庄琴.巧用暗示调节学生心理[J].考试周刊,2010(35):228-229.
作者姓名:庄琴
作者单位:江苏省武进高级中学,江苏,武进,213100
摘    要:根据心理学,在无对抗条件下,用含蓄、抽象诱导的方法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使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相符合,这种现象称为"暗示效应"。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化、最典型的条件反射。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暗示就像一把"双刃剑",它可以救治一个人,也可以毁掉一个人,关键在于接受心理暗示的个体自身如何运用并把握暗示的意义。其中,对学生的"暗示"可以分为"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积极的暗示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良好的性格和心态;消极的暗示是学生心灵的腐蚀剂,让孩子情绪低落,产生自卑和自弃心理。

关 键 词:学生心理  巧用  消极暗示  暗示效应  巴甫洛夫  条件反射  心理暗示  学生健康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