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清代才媛红楼题咏的型态分类及其文化意涵
引用本文:王力坚.清代才媛红楼题咏的型态分类及其文化意涵[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5(5):48-59.
作者姓名:王力坚
作者单位:中央大学中文系,台湾中坜32001
摘    要:题咏为清代才媛最为普遍的红楼接受模式。这种模式灵活运用于各种场合、各种不同的时空情境,表达她们对《红楼梦》各种议题的所感所思。清代才媛的红楼接受,是文学与生活交织的型态,聚焦于《红楼梦》原著的题咏,无疑是缘自才媛自身现实生活体验的有感而发;聚焦于才媛生活的题咏,亦显然是深受《红楼梦》原著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形成的现实延伸。清代才媛的红楼接受既有较为充分的自足性亦有相当程度的开放性,而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现象,清代才媛的红楼题咏与主流(男性)社会的红楼题咏形成对话关系,得到更为丰富多元且别具性别意涵的表述与发展。不仅体现红楼接受的文学/学术意义,还更体现了清代现实的社会文化意义。

关 键 词:清代才媛  红楼题咏  红楼接受  型态分类  文化意涵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