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新中国成立以来教研员角色演变中的冲突与定位——基于“拟剧论”的视角
引用本文:马洁.新中国成立以来教研员角色演变中的冲突与定位——基于“拟剧论”的视角[J].当代教育科学,2022(2):79-86.
作者姓名:马洁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促进课堂转型的中小学教研体系重建”(项目编号:16JJD880024)的研究成果之一。
摘    要:教研员作为教研制度的主体,其角色对教研工作的开展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欧文·戈夫曼提出的"拟剧论"为分析教研员角色的历史演变与冲突提供了理论视角。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研员角色随着社会需求而不断发生变化。但由于教研员既隶属于教育行政部门,同时又为中小学教师服务,在跨情境的互动中,来自观众的角色期待、表演方式以及印象管理技术三方面的差异使得教研员在不同阶段均面临着相应的角色冲突。据此,需要基于教研制度认清教研员的双重角色,基于专业素养定位教研员的专业角色,基于自身需求建构教研员角色,以实现教研员角色的根本性变革。

关 键 词:“拟剧论”  教研员角色  历史演变  角色冲突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