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利用结尾培养思维品质
引用本文:陈明.利用结尾培养思维品质[J].湖南教育,1989(7).
作者姓名:陈明
摘    要:小语课本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到的魅力,而不少文章的结尾,更是妙不可言。它们形式不一,个性鲜明:或画龙点腈,或诱人深思,或扑朔迷离,或感人心脾,确实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好依据。怎样利用结尾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呢?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个人的一些体会:一、利用结尾的迷惑性,培养思维的广阔性某些文章的结尾,犹如一个“迷魂阵”,令学生(?)出相反的结论,具有很大的迷惑性。这在一些节选课文中表现得犹为突出。“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这是《草船借箭》(六年制十册)中的结句。学生被这句话迷住了,一致认为:这说明周瑜从心里佩服诸葛亮。我不急于下结论,而是布置学生去做两件事:①问一问对历史比较熟悉的人,听听他们对这个问题是怎么说的,再结合课文想一想;②看一看有关三国故事的书,找出周瑜临死前说了什么话,再结合课文想一想。通过广闻博看,学生带来了他们取得的成果:周瑜临死前还在说:“既生亮,何生瑜!”这证明周瑜对诸葛亮的妒忌,一直到死都没有放弃。《草船借箭》中的结尾一句,不能说明周瑜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