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明治时期日本官吏任选制度的改革
引用本文:吕万和,张健.明治时期日本官吏任选制度的改革[J].历史教学(高校版),1985(3).
作者姓名:吕万和  张健
摘    要:明治维新以前的德川幕府时期,日本政治体制是“幕藩体制”,各级官吏只能由武士担任,官吏的地位取决于门阀和亲疏。例如,幕府的最高官吏“大老”和“老中”,分别要从领地十万石和二万五千石以上的“谱代” (幕府直系大名)中选任,下级武士即使很有才识,也只能充任下僚或为卒伍。明治时期的著名教育家、思想家福泽谕吉(1834~1901)在自传中讲到,他的父亲很有才识,却因门第低微,只能终身为会计吏。他愤愤不平地写道:父亲“为封建制度所束缚,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出个成就来,空怀不平,饮恨而死”。“门阀制度成了父亲的死敌”。明治政府一成立,就宣布必须废除门阀取士的制度。“王政复古大号令”中说:“为扫除旧弊,广开言路,有建议者,不拘贵贱,勿庸顾虑,皆可献言。且登用人材乃第一急务,倘有合适人选,宜述上报”,表达了急于选贤任能的迫切心情。但在当时,一举废除门阀制是不可能的,这不仅因为幕府的旧势力还很强大,而且因为,要实行近代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