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如何理解教学活动的生成性
引用本文:李祎.如何理解教学活动的生成性[J].早期教育,2006(8):44-44.
作者姓名:李祎
摘    要:1.教学目标的生成性:在“生成论”的教学观看来,“目标”的价值不在于定位,即规定学生必须达到某一终点,而在于定向,即明确教学过程中师生行为的性质和方向。“目标既不是精确的也不是预先设定的:目标应是一般性的、生成性的,从而鼓励创造性的、互动的转变。”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考虑教学的预设性目标之外,还要关注在教学中生发出来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目标在活动中形成,并且与活动统一,

关 键 词:生成性目标  教学活动  师生行为  教学过程  生成论  预设性  学生  教师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