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社会根源与思想基础
引用本文:史降云 ,申国昌.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社会根源与思想基础[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1995(1).
作者姓名:史降云  申国昌
摘    要:“有教无类”是孔子提出的具有伟大意义的教育思想,主要内涵是不分贵贱,皆能爱教。春秋末期,学术下移。竞相为士以及社会发展急需更多人接受教育,时代趋势,为孔子提出这一思想提供了社会根源;同时,由于孔子的以“仁”为核心的哲学思想和“性相近,习相远”的教育理论,又为提出“有教无类”主张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因此,“有教无类”在春秋末期产生是必然的。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