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清末及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困境及其调适
引用本文:田正平,陈胜.清末及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困境及其调适[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47(5).
作者姓名:田正平  陈胜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浙江,杭州,310028
摘    要:20世纪初,由于种种原因,中国乡村教育陷入了危机之中。为化解这种危机,乡村新旧教育同时进行了调适。但由于在调适目标、调适方式和调适内容等方面的巨大差异,新旧教育的调适呈现出不同的特色,且均发生很大变化。它使新式教育成为一种带有一点乡土气息、有“中国乡土特色”的新教育,而旧式私塾则成为含有种种“新”因子的“学校化的私塾”。中国乡村早期教育现代化也在这种调适中逐步得到发展。

关 键 词:乡村教育  新式教育  调适  私塾

Dilemma and Regulation of Rural Education at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IAN Zheng-ping,CHEN Sheng.Dilemma and Regulation of Rural Education at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J].Journal of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2008,47(5).
Authors:TIAN Zheng-ping  CHEN She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