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道德生成模式:训练,教育,交往
引用本文:程建坤.道德生成模式:训练,教育,交往[J].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综合版),2010(5).
作者姓名:程建坤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浙江杭州,310036
摘    要:现实生括世界中的种种不道德行为,如街头老者摔倒无人扶起事件,致数以百计的婴幼儿丧失生命的"三聚氰胺"事件等,都为人类的道德教育敲响警钟:当前学校务必加强道德教育,促成个体道德生成,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个体道德生成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因为个体道德心理发展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历程.英国著名教育哲学家和道德哲学家彼得斯汲取了皮亚杰、弗洛伊德及科尔伯格对道德发展理论的合理之处,总结出个体道德发展大致经历的三个阶段:第一,自我中心阶段.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