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及其意义
引用本文:吴刚平,王策鸿.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及其意义[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0,15(4):72-76.
作者姓名:吴刚平  王策鸿
作者单位:[1]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上海200000 [2]乐山师范学院院办,四川乐山614004
摘    要: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政策性探索始于1950年代中后期对于国家课程开发机制弊端的认识,其间经历大跃进、化大革命的波折以及恢复高考后被长期压抑的教育需求重新释放出来的巨大压力,整个探索进程艰难而缓慢。直到80年代中后期开始乃至90年代,校本课程开发的政策实践基础才逐步确立。与此同时,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性探索进程逐渐加快,从课程多样化思想到三级课程管理构想,再到校本课程开发观念,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校本课程开发的政策性和理论性探索为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实践和课程开发机制创新提供了强大动力。

关 键 词:校本课程开发  探索  意义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