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古词中借柳言愁现象探析
引用本文:苏顺敏.古词中借柳言愁现象探析[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7).
作者姓名:苏顺敏
作者单位:湖北省襄樊市保康县第二中学语文教研组
摘    要:千百年来 ,国破家亡之痛 ,贬谪失意之愁 ,少妇闺阁之怨 ,亲人别离之绪 ,牵动了多少人的心弦。怨愁自然成了我国古代文人感情抒发的重要内容。而在言愁的古词中 ,“柳”这一意象似乎特别受到文人们的钟爱 ,从而在中国词史上流下了许多有关的名篇佳句。“柳”作为一种审美意象进入文人作品 ,当然是借助情景相生这种传统的艺术手法。大致说来 ,有以下三种情形 :(一 )运用渲染烘托之手法 ,以愁景抒愁情。人遇悲心事 ,景暗万念灰。词人们也就常用灰色、阴暗凄凉的景物来表达心中的忧郁和悲愁。柳永是言愁高手 ,他的“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