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卢卡奇:西马之起源(上)
引用本文:赵一凡.卢卡奇:西马之起源(上)[J].中国图书评论,2006(11):30-38.
作者姓名:赵一凡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
摘    要:马克思主义的活力,在于灵活的(而非机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们总是根据变化了的历史状况,并结合新出现的理论洞见。不断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作出富有启发性的阐释。正如在哥白尼和弗洛依德之后大家都分别成了哥白尼主义者和弗洛依德主义者一样.在马克思之后大家都成了马克思主义者,因为他们以他们的发现从此改变了人们看待世界、社会或人性的角度。西方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可能的样板,同时,它也洞开了一种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进行更深广的阐释的可能性。自本期起.本刊将连载赵一凡先生勾勒西方马克思主义谱系的系列文章——“西马英雄传”。以飨读者。赵一凡,男。1950年出生,哈佛大学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研究员。一凡先生博闻强识。涉猎甚广,思想史、文论研究以及文化批评方面著述颇丰;于西方新学。尤能穷其源流,考其脉络。并以独特之眼光。加以辨析和评判。我们应当记得一凡先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自1992年起)在《读书》杂志上连栽的有关西方文论的札记——“哈佛读书记”(1996年,他将其中16篇蛄集出版,题名《欧美新学赏析》)。所谓“新学”,是指从尼采到福柯的二十世纪西方批评理论。其中三大思想潮流分别为:现象学、结构/后结构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三大潮流绵延百年.起伏跌宕,既彼此冲突,又交叉融会。共同呈现西方人文学术的跨学科变革趋势。虽忙于学术研究和授课.但当本刊约请一凡先生拨冗就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谱系写些文章时。一凡先生慨然允诺,欣然命笔,为读者计,还搜罗到一些珍贵的相关图片。在此,本刊谨向一凡先生表示谢意。一凡先生的文体.涉笔成趣。于简约中见起伏跌宕、峰回路转。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和把复杂的事情搞简单,正如望远镜之两端,既能辩其细微,又能揽其全局。“西马英雄传”共八篇,依次为:【1】卢卡奇:西马之起源;【2】葛兰西:西马之战略;【31】本雅明:西马之救赎;【4】阿多诺:西马之否定;【5】阿尔都塞:西马之重构;【6】西马在英国;7]西马在美国;【8】哈贝马斯:交往理性。考虑到篇幅,每篇均按上、下篇连载。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