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包孕性的顷刻”与“具有倾向性的张力”的博弈与融合
引用本文:郑昕彤.论“包孕性的顷刻”与“具有倾向性的张力”的博弈与融合[J].东南传播,2017(6).
作者姓名:郑昕彤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08
摘    要: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的著名美学家莱辛在其名著《拉奥孔》中提出艺术应当表现"有包孕的顷刻"的美学观,而以代表作《艺术与视知觉》一书被公认为格式塔心理学美学专家的鲁道夫·阿恩海姆则主张在艺术作品中体现运动感即"具有倾向性的张力"。莱辛的观点遭到了阿恩海姆的严厉反驳,他认为莱辛的论断破坏了格式塔心理学中"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观念。但笔者认为莱辛的观点并不像阿恩海姆所说的那样不合理,二人的观点属于美学领域中不同角度的思考,虽存在理论上的博弈,却可在艺术创作中、于审美活动中融合。

关 键 词:莱辛  阿恩海姆  包孕性的顷刻  具有倾向性的张力  博弈与融合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