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想起了张英和“六尺巷”——读报随想
引用本文:陈平.想起了张英和“六尺巷”——读报随想[J].新闻爱好者,1999(10).
作者姓名:陈平
摘    要:报载:山东夏津县李楼乡一对亲兄弟,因宅基地之争而诉诸公堂。法院判决后,败诉方仍然不服,并表示要“以命相抵”。该县县委书记张实闻讯后,除立即作出批示、采取措施外,并题诗曰:“都是亲兄弟,何必伤情意。为此搭上命,这帐算不得。”“让他三尺又何妨,从古至今好商量。”乡政府接到批示和题诗后,立即派人给当事人做思想工作,并 特别把书记的诗读给兄弟俩听,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此事在当地传为美谈。(《大河报》1998年4月9日) 这条新闻使我不禁想起了约三百年以前的张英和“六尺巷”的佳话。 张英(公元1637—1708)字敦复,号乐辅,清时桐城人,康熙六年进士,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在京为官的时候,曾接到家中急信,告诉他邻居在盖房修墙时,多占了张家的宅基地,请张英出面交涉。张闻后一笑置之,并挥笔题诗一首作复,诗曰:“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英家里人接回信(诗)后,大有感悟,并立即照办不误,让出了三尺地基。没想到“争之不足,让之有余”,张家正在施工的邻居,也深为张英的嘉言懿行所感动,他们断然把已经砌好的墙拆毁,往后退让了三尺。于是两家宅院之间,豁然地空出了六尺之宽的通道,这就是江南古城——桐城“六尺巷”的由来。(解放后,基建浩繁,大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