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诗歌教学联想法例谈
引用本文:丰瑞江.诗歌教学联想法例谈[J].贵州教育,2006(24).
作者姓名:丰瑞江
作者单位:关岭县教育局教研室
摘    要:一、引导学生进行相似联想诗歌是用形象表现生活、抒发感情的,古代诗歌大多采用情景交融的艺术技巧,或触景生情,或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在欣赏情景交融的艺术作品时,有时可引导学生进行相似联想,从而把握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欣赏杜甫的《登高》一诗,我让学生把握“天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两句,结合作者的生活处境,进行相似联想:一生漂泊的奔波,年岁已高又百病缠身的杜甫,面对纷纷而下的落叶会想到什么呢?面对随风飘转不知到何处,也不知坠向何方的落叶,他又会想到什么呢?由树木的衰败,会想到什么?由滚滚而去的江水容易使人联…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