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转识成智”:课程知识教学的“破”与“立”
引用本文:李栋,田良臣.“转识成智”:课程知识教学的“破”与“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7):60-64.
作者姓名:李栋  田良臣
作者单位:江南大学田家炳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项目:江苏省2014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去蔽与还原:小学数学阅读研究》(项目批准编号:KYZZ03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基于知识与智慧的关系演化过程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转化机制,可以看出课程知识教学中知识与智慧的"联姻"状况,这也使得"转识成智"成为当代教育的一种价值取向。在当下课堂中存在着课程知识教学被遮蔽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离身知识":课程知识教学的"主体架空"与"情境无涉";"工具理性":课程知识教学的"事实中立"与"教化拜物";"意义迷失":课程知识教学的"对话屏蔽"与"智慧窄化"。课程知识教学的解蔽过程,即"破"遮蔽而"立"本原的过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具身体悟":课程知识教学的"主体在场"与"情境嵌入";"视域融合":课程知识教学的"价值负载"与"教育学化";"意义回归":课程知识教学的"对话敞开"与"智慧生成"。最终,在"转识成智"的过程中达到一种"圆融"的智慧境界。

关 键 词:“转识成智”  课程知识  教学过程  知识  智慧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