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四论、五论“新子学”的再探讨——兼论“《子藏》学”对于《汉》《隋》二志的超越
引用本文:王泽宇.四论、五论“新子学”的再探讨——兼论“《子藏》学”对于《汉》《隋》二志的超越[J].宜宾学院学报,2023(5):19-27.
作者姓名:王泽宇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诸子学通史”(19ZDA244);
摘    要:方勇先生在四论、五论“新子学”中,均提出变革《汉志》“尊经卑子”思想的主张。沿着方勇先生的思路向上追溯,我们可以发现刘歆、班固等人所阐发的“尊经卑子”理念,其理论支撑是《汉志》《七略》所构建的“诸子出于王官”之学的思想脉络,其后《隋志》进一步将各派诸子与《周礼》中的职官一一对应,试图将诸子之学纳入“六经”体系。但若将诸子思想与《周礼》中各职官、职文仔细进行比对,则能发现《周礼》产生于各家诸子思想成熟之后的可能性较大,因此不存在诸子借鉴《周礼》思想而成己派之说的可能,这显示出《汉》《隋》两志在处理“诸子”源流问题上单一、粗简的缺点。在此种情况下,方勇先生所提倡的“《子藏》学”则较好地填补了《汉》《隋》两志在诸子学领域内的缺失之处,其对诸子的分类、评析与等而视之的研究理念,超越以往疏解诸子思想的常规路径,并俨然成为当今子学研究系统中的显学。

关 键 词:“新子学”  “《子藏》学”  汉志  隋志  诸子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