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殷墟甲骨文中所见的“名动相因”现象
引用本文:黄天树.殷墟甲骨文中所见的“名动相因”现象[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84-92.
作者姓名:黄天树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089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甲骨文虚词及其固定结构研究"
摘    要:本文对甲骨文"名动相因"例子重新作了释读。其例有八类:1.动物(鱼、豕、羊、鹿、鸢、犬);2.植物(黍、米);3.人身(目、口、疋、子);4.天象地理(雨、风、雪、川、水);5.建筑(臺、邑、墉);6.器具(鼎、簋、磬、戈、盾、胄);7.方位(东、西、南);8.其他(坎、肉)。从甲骨文的实例看,"名动相因"多数为名词用作动词,少数为动词用作名词。这种以名词充当动词谓语或动词短语的"名动相因"现象,有些可能是原始文字的孑遗。

关 键 词:殷墟  甲骨文  名动相因  原始文字  孑遗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