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和”的历史底蕴与“和”的现代张力--论阳明山“和”文化的培育与创意
引用本文:潘雁飞.“和”的历史底蕴与“和”的现代张力--论阳明山“和”文化的培育与创意[J].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7):26-28.
作者姓名:潘雁飞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永州民间文化与瑶文化研究所,湖南永州425199
基金项目:湖南省舜文化研究基地;古代文学重点学科资助;湖南省社科基金课题“晚周诗文舜帝意识的传播研究”(项目编号12JD29)阶段性成果.
摘    要:“和”从其渊源看,实际上上是多样的和谐,在儒家多显现为人际与社会的和谐,在道家多预示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佛家则偏重于人自身灵与肉的和谐。永州阳明山从其“阳和”的本名来看,具备了“阳和”的性格,在当代社会它与台湾阳明山机缘巧合,可以从文化创意角度培育成为一座“和美”之山。

关 键 词:  阳和  阳明山  文化  创意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