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模式”的实质、普适性及未来挑战
引用本文:吴海江.“中国模式”的实质、普适性及未来挑战[J].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综合版),2010(5):10-15,54.
作者姓名:吴海江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摘    要:“中国模式”是世界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发展道路的一种解读,其实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这一发展道路既是本土的、独特的,又是世界的、普遍的。对于“中国模式”的普适性问题,应当避免把中国发展模式或发展道路所具有的“中国特色”与它对于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普遍性的启示意义和价值对立起来。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不是孤立的,而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一部分。中国要真正崛起,还有漫长崎岖的征程,政治民主化较之工业化而言,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则是更大的考验,中国现代化道路还面临着自身文化、文明是否为世界认同的挑战。

关 键 词:中国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现代化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