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晚清书院教育的多元性征——以王闿运与同期其他山长书院教育之比较为例
引用本文:李赫亚.论晚清书院教育的多元性征——以王闿运与同期其他山长书院教育之比较为例[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3(2):113-117.
作者姓名:李赫亚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北京,100081
摘    要:在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背景下,晚清时期的书院教育也经历着变迁,出现了传统型书院与新型书院并存的局面。王闿运、黄彭年、吴汝纶、王韬均曾为书院山长,但他们主持的书院教育却显现出有同有异的交错之相。四位书院山长的教育宗旨均为实现救亡图存培养有用之才,在教育内容上亦都改变了惟科举是务的取向,增加了实学的比重;除却相同的趋向之外,四位山长书院教育的相异之处也甚为明朗:王闿运、黄彭年、吴汝纶的书院教育虽均属传统型书院教育,但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却各有侧重,王闿运注重经学,黄彭年重视朴学,而吴汝纶已在教育内容中融进了西学。王韬的书院教育则属于新型书院,与传统型书院比较,在教育内容上更注重对西方自然科学知识的教授。晚清时期这种传统型书院之间、传统型书院与新型书院之间的异同,较为鲜明地展示出中国教育近代化过程中书院教育的多元性征。

关 键 词:晚清  山长  书院教育  王闿运
文章编号:1007-6425(2007)02-0113-05
修稿时间:2006-06-17

On Diversion of Academy Education in the Late Qing Period
LI He-ya.On Diversion of Academy Education in the Late Qing Period[J].Journal of Xuzhou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07,33(2):113-117.
Authors:LI He-ya
Institution: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081, China
Abstract:
Keywords:the late Qing Period  dean  academy education  Wang Kai-yun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