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寻觅表达的可能性——探索教育科学的“书写方式”
引用本文:劳凯声.寻觅表达的可能性——探索教育科学的“书写方式”[J].教育科学论坛,2006(10):5-7.
作者姓名:劳凯声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政策与法规研究所教授,100875
摘    要:与自然科学产生于对物质世界的观察不同,社会科学产生于对人类社会以及人类自身问题的关注,从孔子和苏格拉底开创的教育学传统,一开始就注重对自然秩序的尊重和对人类自身有限性的承认。孔子的“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之说.无非是在强调对秩序的珍重和对均衡状态的追求,强调有效率的教育过程并不是人为设计出来的.必须顺从人类的自然本性。但这种对人类理性有限性的认识和对自然秩序保持敬意的直觉表达在现代教育学中并没有完全得到理性的继承和解说。教育学在一百年的发展中过度地夸张了人类理性的作用,试图依靠新的研究技术和采用自然科学的数学计量方法。为教与学提供可靠的指导。有些人认为,教育学的科学化取决于我们能否提出一整套类似于自然科学的各种综合性范式,这些范式应该能为整理人类各种知识提供连贯的和确定的理论框架。从而把教育研究引向了唯科学主义的道路。

关 键 词:书写方式  教育科学  现代教育学  人类社会  寻觅  自然科学  自然秩序  “因材施教”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