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利率市场化的国际比较:路径、绩效与市场结构
引用本文:巴曙松,华中炜,朱元倩.利率市场化的国际比较:路径、绩效与市场结构[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1(5):33-46.
作者姓名:巴曙松  华中炜  朱元倩
作者单位: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 北京100010
2.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3.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1
摘    要:对美国、日本、德国以及中国台湾等典型国家和地区利率市场化路径考察可以看出,良好宏微观环境对于改革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先长期后短期、先大额后小额的次序安排有利于控制改革风险。利率市场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金融脱媒对银行业的整体冲击,提升银行体系在金融体系的竞争力,但无法抑制住脱媒趋势。从微观市场结构看,利率市场化会在一定程度造成银行业总体数量的减少,并导致行业竞争加剧,提升行业集中度。从微观运营角度观察,利率市场化会"倒逼"银行通过提升表外业务收入和综合化经营转型两个途径来探索新的盈利增长模式。银行存贷利差在利率市场化初期会缩窄,但长期看会趋势稳定甚至扩大;而净息差从一开始就不一定必然下降。

关 键 词:利率市场化  国际比较  金融脱媒  盈利增长模式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