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教育改革的比较社会学——高等教育改革的比较研究
引用本文:贺晓星,张秋萍.教育改革的比较社会学——高等教育改革的比较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1990(4).
作者姓名:贺晓星  张秋萍
作者单位:日本广岛大学教育学部,上海市高教研究所 (博士生)
摘    要:一、高等教育改革的主体和方法 Helmut Schelskg指出:德国历史上的大规模体制改革,总是在政治和精神体系发生全面动摇的情况下,才能得以实现的。大学体制改革的主导权总是来源于外部,尤其是国家政府的权力。德国历史上的大学改革的形式有三种:(1)教条主义的国家型大学改革。(2)团体型大学改革。(3)文化国家型大学改革。简单地说,大规模的大学改革,只有在国家权力的领导下,才有可能获得成功。纳粹政权下的国家政府权力对大学实行垄断支配,他们推行的改革方式,只能被称作“教条主义的大学改革”。而在柏林洪堡大学创立时,国家权力的代理人偶然成了大学思想的代言人,而且国家的主导权与大学的发展思想相一致,才实现了“文化国家型大学改革”。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