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日常生活世界对两种道德模式的克服
引用本文:彭志敏.日常生活世界对两种道德模式的克服[J].梧州学院学报,2004,14(4):61-64.
作者姓名:彭志敏
作者单位: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广西,桂林,541004
摘    要:日常生活世界是德育的出发点,也是德育不可避免要回归的地方.德育生活化克服"美德袋"道德教育模式和"认知性德育"模式,使学校道德教育从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王国里走出来.回归垒活是德育的目的,是通向美好生活的一种手段,是21世纪学校道德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价值取向.日常生活世界是德育理论中的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重要内容.在实践上,它对于我国德育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

关 键 词:日常生活世界  "美德袋"模式  "认知性德育"模式  交互主体观
文章编号:1009-2633(2004)04-0061-04
修稿时间:2004年8月25日

In the world of daily life supply the gap of two moral moods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