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小学后进生的特点、形成原因及教育研究
引用本文:冯婷婷.中小学后进生的特点、形成原因及教育研究[J].德阳教育学院学报,2006,20(1):57-58,61.
作者姓名:冯婷婷
作者单位:德阳二中,四川德阳618000
摘    要: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往往把一些品德行为不良、学习成绩欠佳的学生称为后进生。如今,出于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差生”一词被列为教师忌语,而代之以后进生、暂时后进生、潜能生或待优生等。虽然我们可以尽可能地回避一些消极的字眼,但是却不能回避在教学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后进生问题。因此,要教育这些后进生使他们走向正轨,就必须认真分析他们的特点及造成他们后进的原因,找出他们的问题所在,把握他们的心理动向,制定一套对症下药的矫治措施,而对他们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和技巧去做好教育工作,是教育工作者长期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关 键 词:教育研究  特点  原因  中小学  教育工作者  教学工作  学习成绩  教学过程  矫治措施  对症下药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