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有意味”的文学形式——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叙事时间艺术
引用本文:董瑞兰.“有意味”的文学形式——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叙事时间艺术[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1(1):72-74.
作者姓名:董瑞兰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摘    要:余华的成名作《十八岁出门远行》入选高中语文教材,其叙事方式具有革新意义:“若即若离”的时间视角产生陌生化的艺术效果;合理的时限安排使得小说富有疏密有致的节奏感;重复的叙述频率造成“错时”的时间体验。但是这篇小说是余华热衷于学习西方现代小说叙述技巧来对抗当时已经僵化了的“现实主义”的试验品。因此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具体时间和空间环境中的人物和事件的“缺席”。

关 键 词:叙事时间  时间视角  时限  叙述频率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