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关于IP地址及其子网掩码的解读
引用本文:丘年春.关于IP地址及其子网掩码的解读[J].教育信息技术,2007(7):44-46.
作者姓名:丘年春
作者单位: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科技教育局
摘    要:TCP/IP通讯协议起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叶美国军方的ARPA网络.其发展应用至八十年代初,开始风靡全球,现已成为了事实上的国际互联网络通讯协议标准,而IP地址则是TCP/IP协议的核心;在TCP/IP协议中一个32位二进制IP地址同时标识了IP地址的网络号和主机号,并采用子网掩码(Subnet mask)的方式来区分它们.IP地址必须与其子网掩码同时使用才有意义;为便于管理和有效使用有限的IP地址,国际互联网管理机构将IP地址分为A、B、C、D、E类,同时还在A、B、C类IP地址中划出部分IP地址作为私有地址供在不同局域网内重复使用;本文从上面几个方面展开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还介绍了部分保留IP地址及其特殊的用途.最后通过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网络规划案例,详尽分析了在实际操作中选择和运用延长子网掩码(VLSM)的全过程,在实践中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关 键 词:IP地址  子网掩码  指导  实践  全过程  VLSM  延长  选择和运用  操作  分析  案例  网络规划  代表  部分保留  展开  局域网内  私有地址  管理机构  国际互联网  有限  意义  使用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