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专利制度与技术进步的机理研究——基于主观博弈的分析
引用本文:刘元刚,蒙大斌.中国专利制度与技术进步的机理研究——基于主观博弈的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8(15).
作者姓名:刘元刚  蒙大斌
作者单位:天津市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专利、风险资本融资与创新创业绩效理论、实证与应用”(16YJC790075);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资助项目:“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机制、因素与路径”(TJYYQN17-007)
摘    要:作为后发国家,中国的专利制度主要通过4种作用机制来促进技术进步:提供技术线索实现逆向工程;通过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技术交易;提供技术知识实现差异化的模仿创新;发出信号完成创新资源在公共研究部门的配置。在主观博弈论分析框架下解析这4种机制的实现过程,研究认为:专利制度可以看成是主观博弈均衡的信息浓缩,当参与者的自身条件、所处外部环境和对专利制度的认知发生变化时,参与者的主观博弈形式和均衡结果也会改变,进而影响专利制度功能的发挥。因此,主观博弈论不仅可以解释中国企业利用专利制度提高自身技术进步的实现方式,还可以揭示出专利制度形成和演进的机理。

关 键 词:专利制度  有效性  创新激励  知识扩散  R  D投入
收稿时间:2017/10/28 0:00:00
修稿时间:2018/7/29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科技管理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技管理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