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散落的珍珠——"五四"在十七年小说中的一个侧影
引用本文:傅书华.散落的珍珠——"五四"在十七年小说中的一个侧影[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0(2):28-33.
作者姓名:傅书华
作者单位:太原师范学院,文学院,山西,太原,031012
摘    要:冯至等人在20世纪60年代的历史小说,路翎、汪曾祺在建国后的小说,可以视为是“五四”文学的价值命脉在十七年小说中的一个侧影。冯至的小说写了对自身力量与自身存在价值的不自信及其因之而来的寻求力量的焦虑。陈翔鹤的小说以“疏离”“孤立”“隐忧”“苦闷”体现了五四文学在十七年的某种境遇。徐懋庸的小说从人与个体视角写重要历史人物。师陀的小说体现了以下层民众为本的情怀。路翎的小说在人的生存论、存在论的层面,突出了个体生命日常生活的意义,揭示了历史进步与个体生命的紧张关系。汪曾祺的小说延续了沈从文“人性的小庙”的香火。

关 键 词:五四价值命脉  历史小说  路翎  汪曾祺
文章编号:1672-223X(2007)-02-0028-06
收稿时间:2007-01-08
修稿时间:2007年1月8日

A Profile of "The May 4th Movement" in the Fiction of the Seventeen-year Period
Authors:FU Shu-hua
Abstract:
Keywords:the lifeblood value of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historical novels  Lu Ling  Wang Zengqi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