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论
引用本文:程邦雄.“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论[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
作者姓名:程邦雄
作者单位:华中理工大学中文系
摘    要:本文讨论两个主要问题:一、“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中“性”的意义。从哲学、逻辑、语言三个方面进行了讨论,对历史上种种学说进行了分析清理,认为戴震论“性”最为切近事实,即孔子、孟子、荀子之“性”当所指相同,均指“与生俱来的人的本性”。弄明白这个问题对于正解理解“唯上知与下愚不移”有重要意义。二、“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命题的诠释。1.“上知”“下愚”的语言学解释:“上知”“下愚”是两个动宾结构,意谓“崇尚聪智”“轻视愚昧”。2.“上知”“下愚”在孔子、孟子等儒家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孔子的核心思想“仁”中有“知”的因素;孔子“重脑轻体”的思想体现了“上知下愚”的精神;孔子“倡导求知、推崇学习”的主张中有“上知下愚”倾向。3.“上知”“下愚”是人类从古至今的共同习尚。

关 键 词:崇尚聪智  轻视愚昧  语言阐释  文化习尚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