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审美解放的隐喻:浮士德精神——论马尔库塞批判理论的归宿
引用本文:孙盛涛.审美解放的隐喻:浮士德精神——论马尔库塞批判理论的归宿[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4(1).
作者姓名:孙盛涛
摘    要: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马尔库塞(Herbe(?)t Marcuse 1898-1979)在西方思想界产生过不可抹煞的影响.他同阿多诺一起为法兰克福学派走向国际论坛作出了重大贡献.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世界范围的造反运动中,马尔库塞成为“三M”之一,被奉为六十年代西欧普遍兴起的学生造反运动的领袖和“精神之父”.他的批判理论由此介入变革社会现实的实践活动中.然而,如同昙化一现的学生造反运动一样,马尔库塞的批判理论终究没有帮助资本主义社会压抑下的心灵改善现实处境,倒是促动其自身转向审美乌托邦的自由天堂.在高声呼唤自由与解放的美国社会,马尔库塞的哲学选择没有走出他所属的德意志民族的精神框架,他的批判理论最终与诗意的浮士德精神达成默契.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