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发展长穗偃麦草,建设“滨海草带”
引用本文:李宏伟,郑琪,王建林,孙宏勇,张可心,方红曼,邢雪荣,杨维才,曹晓风,刘小京,景海春,种康,李振声.发展长穗偃麦草,建设“滨海草带”[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3,38(4):622-631.
作者姓名:李宏伟  郑琪  王建林  孙宏勇  张可心  方红曼  邢雪荣  杨维才  曹晓风  刘小京  景海春  种康  李振声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北京 100101;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石家庄 050022;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北京 100093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XDA26040105),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KFZD-SW-112),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计划)(KFJ-STS-ZDTP-053)
摘    要:长穗偃麦草是一种多年生冷季型饲草,具有耐盐碱、耐涝、耐旱和生物量大等特点。20世纪50年代引入我国后,长期用作小麦远缘杂交的野生亲本。尽管20世纪80—90年代也曾引种,但至今在我国未实现大面积种植,也没有审定品种。2020年,李振声提出利用环渤海地区的滨海盐碱荒地建设“滨海草带”的设想,为我国长穗偃麦草产业化描绘了应用前景。文章介绍了我国长穗偃麦草的产业化背景、主要生物学特性、国内外产业发展历程及现状,并提出了关于我国长穗偃麦草产业化发展的建议:通过建立长穗偃麦草“滨海草带”示范样板、商品草生产示范基地和养畜示范场,带动长穗偃麦草产业发展;培育龙头公司,形成“龙头公司+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的完整产业链。此外,还就加强基础研究、加快自主品种选育、实现种子产业化,加大政策资金及科技人才投入等方面提出了建议。“滨海草带”不仅可弥补我国优质饲草缺口,还可提供生态屏障,保护生态环境。

关 键 词:长穗偃麦草  盐碱地  滨海草带  粮食安全  饲料粮安全
收稿时间:2023/3/19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学院院刊》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学院院刊》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